文理科生可以报考哪些专业?哪些专业可以同时招收文理科生?
相对于文科生,理科生可选择的专业更多,范围更广,多为技术类专业,很多高校开设了一些热门专业,录取人数也多,就业相对容易。
为什么理科生的专业选择范围这么广呢?众所周知,理科生可以选择所有的理科专业,也可以选择同时接受文理科生的专业。在我国本科高等教育的12个学科门类中,理、工、农、医四大类基本都是以理科生为主。
文科专业中,除文学、历史学等专业外,绝大多数专业可以招收文理科学生。
教育部发布的《新版专业目录》共计506个专业,其中理、工、农、医四大专业类别共计276个,占专业总数的一半以上。
这里我们先来聊聊理科生申请最多的四大类别。
理科专业基本为纯理科,包括数学、物理学、化学、天文学、地理学、大气科学等12个大类、36个专业。
工科类有31个大类、169个专业,是各学科门类中专业最多的大类,也是理科生招生最多的领域,电子信息、自动化、计算机、土木工程、材料、能源动力、航空航天等技术含量高、专业性强、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都属于这一大类。
农学类下设植物生产、兽医、林业、水产等7个专业类别,27个专业。农学类专业基本招收理科生,仅有园林、园艺等少数专业,部分高校设有文科专业。近两年在国家大环境影响下,农学呈现回暖趋势,不少农学类专业成为受关注的热点。
医学类专业包含11个大类44个专业,医学类专业中很多专业一直竞争激烈,分数要求较高,临床医学、口腔医学、药学、麻醉学等专业更是受考生青睐。
下表简单列出了四门理科专业可以选择的大致专业范围。
除了理工农医四大学科外,经济管理类的很多专业也特别受理科生的青睐。有很多专业只招收理科生或者兼招理科和文科生,可以作为理科生的重点。例如,经济学、金融学、经济学、金融工程、投资学、保险学等;管理学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工程管理、农业经济管理、土地资源管理、物流工程等。
法学、社会学、公安等专业的很多学校都会推出一些招收理科生的计划,另外,一些教育、体育等专业也会招收理科专业的学生。
大部分艺术专业都可以在艺术专业目录中找到。部分学校也招收艺术专业普通批次学生,但一般不多。各学校具体招生计划,考生可查阅当年各省发布的《招生专业目录》。
此外,一些高校对于文学、历史学、哲学等一般被认为是纯文科的专业,也会招收理科生。比如华东师范大学、北京大学等哲学专业,一般都有理科计划。文学方面,英德法日等外国语言文学、翻译、传播学等很多专业也招收理科生。一些高校的历史学专业如考古学专业也会招收理科生,但非常少见,比如首都师范大学。
文理科生具体专业如下(专业名称):
①【经济学】类别所有专业,主要有10个:经济学、统计经济学、金融学、税务学、金融学、金融工程、保险学、投资学、国际经济与贸易、贸易经济学
②【管理学】类全部专业,共12个专业:管理学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、工商管理、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、审计学、行政管理、关务管理、物流管理、标准化工程、电子商务
③文学类中新闻传播学专业有三个专业:广播电视、传播学、互联网与新媒体,外国语言文学类中语言专业包括英语、德语、法语、日语、西班牙语、商务英语等。
④ [理科]类4个专业:地理科学、地理信息科学、心理学、应用心理学
⑤【工程】类4个专业:工业设计、数字媒体技术、服装设计与工程、景观建筑
⑥【农学】园艺专业
上述同时招收文理科生的专业,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:
①热门专业:值得注意的是,经济与管理是两大学科,尤其是经济学、金融学、财政学、税务学、会计学、财务管理、审计学等都是近几年的热门专业,各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都比较高,因此考生在填报申请时一定要给高考分数留出足够的安全余地。另外,由于文科生在高中阶段数学难度低于理科生,进入大学进行专业学习后要与理科生竞争,优势过于明显,因此是否报考取决于个人情况和实力。
②新兴专业:选择新兴专业时,一定要注意风险。例如物流管理、投资、网络与新媒体、标准化工程、海关管理等专业,多为新兴专业或高校较少的专业。选择此类专业时,要特别关注未来的就业前景。因此,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此类专业时,除了考虑兴趣爱好、成绩等因素外,还要注意风险。
③专业性强的专业:比如英语、小语种(德语、法语、日语、西班牙语等)、会计、护理等,都是文科生报考较多、就业机会较好的专业。一般分数线高,竞争激烈,但专业性强,在未来的工作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。这是就业的保障,也是最佳的选择。当然,也不能只看现在的就业形势而盲目选择,忽视潜在的就业风险。
其实,填写高考申请材料的过程需要对专业内容[专业名称、培养目标、课程设置、就业前景、考研方向、学科优势、专业排名、评价等级、分数要求、性别限制、身体条件、能力要求、师资实力等]进行充分的了解。
然后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锁定多所高校,再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确定专业与院校的最佳匹配。如果分数没有竞争力,建议放弃重点学科或者优势专业的要求,毕竟鱼和熊掌难以兼得。
特别提醒:不同高校的文理科专业不同,报考专业的要求也不同。以上所提到的文科、理科、文理科专业只是一般情况,各校具体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请考生及家长以当年所在省份发布的《招生专业目录》及各校招生规定为准。《招生专业目录》中,文科生请参考文科部分,理科生请参考理科部分。文理科专业计划均收录在文理科招生专业目录中。